查看原文
其他

22岁合肥小伙,乘公交“穿越长三角”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2023-04-26


4天,

32趟公交,

经历650多公里路程,

共花费76.8元车费,

22岁的大三小伙江夏,

在这个寒假里实现了

乘公交车从合肥到上海的旅途。

窗外的风景在城市和乡村间不断地切换,耳旁的话也从“伢们”、 “阿是滴”转移到了“阿拉”,公交车载着他完成了车轮上的长三角之旅,把他从家乡合肥投送到读书地上海,就像他热爱的公路片电影里一样。


人们惊呼于年轻人的冒险与尝试,也有人看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下,这片区域里,城际公交网线越织越密,已是四通八达,往来越来越便捷。


在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推进中,可以预见是,更多这样便捷互通往来的奇妙故事,正不断生根发芽。




坐公交车去旅行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黑色小字记录下每一趟公交线路的走向。

2月11日从合肥117路公交车七里桥路站上车,合肥小伙江夏的长三角公交之旅也启程。七里桥站是离他家最近的公交站。在合肥,他经过了几个重要的换乘节点:市府广场西、滨湖时代广场、中庙公交站。抵达巢湖后,他又乘坐前往含山的公交专线,随后来到了马鞍山。


从安徽的马鞍山到江苏南京,马鞍山125路公交帮他实现了第一次跨省,两地交接的地方,底站叫界牌。几乎是同站换乘,他走了几步就踏上了跨省的第一站南京707路公交站。


在江苏期间,他流连于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下来走一走的,喜欢收藏纸币、邮票,他还会专门去当地的古玩市场逛逛。


完全无缝衔接的换乘也有难度。“从南京抵达镇江的这段,我走了一公里多才找到了车站.”不过,江夏说这并不算什么太辛苦的事情。从镇江到丹阳这一条公交线是最长的,他坐了两个小时,下车时脚有些麻。


高峰时期,公交车晃晃悠悠在城市和农村间穿行,通勤的上班族们和年事稍长的老人们把头靠在椅背上,抓紧时间闭目养神。“我的心态却和他们都不一样,我更多时候是望着窗外。”江夏说,自己会去打捞陌生又美好的风景。


车轮驶入苏州这一段途中,他的眼中开始出现了古镇古城,整个建筑全部都变了江南典型的白墙黛瓦,他在心里默默感慨,古建筑保护真的做得特别好,“看得很享受。”


一路在社交平台分享分享自己的所见,也有人留言笑他,不如买张学生票好了,从合肥到上海最便宜也就三十多元,不用“穷游”。他笑笑,“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终点始终可以被抵达。”


公交车之于火车,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总是从人流最多的市区穿过,又或是载着人们从一城奔赴另一城。在最繁华的都市中游走,江夏几乎见到了每个地方的地标建筑:苏州的东方之门,南京的紫峰大厦,还有合肥天鹅湖;当公交车缓缓离开城市时,也能让人体会乡野的生动——窗外掠过农人的菜园、新绿的麦地、养蜂人的屋棚,全是细节。


他有种幸福的感觉,“长三角在我心中了!”




达成心愿的土壤


经过696个公交站后,2月15日江夏抵达了上海。人们在社交平台上得知了他这段经历,有人感慨他的青春年少,可以挥霍假期的美好时光;有人赞叹他的计划周密,思路清晰——这份手写体的攻略是他在寒假期间,用了四五天时间才最终完成。经过多轮的修改,尽量减少站与站之间步行的距离,他用亲身实践证明,方案确实可行。


但也有人发现,江夏能够完成这趟公交车上的皖沪行,也说明了一个简单问题,那就是包括沪苏浙皖在内的长三角区域里,这里的公共交通体系已经很发达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公交已经实现了无缝衔接。


这一点,江夏也很赞同。他曾有计划搭乘公交去西部地区,但是在攻略做到中部地区的时候,公交网络就开始出现了断续,山区多,仅靠公交出行,区域和区域之间很难连上,中间步行漫长,只能放弃。


江夏借助公交车达成的旅行心愿,在长三角这块土壤中长出,其实有着政策层面强有力的支撑的。


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1日,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速,城际之间的交通联系也不断强化。


区域一体化发展对城际客运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城际客运方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出行需求,在此背景下,新型城际客运方式——城际公交逐渐兴起。


在上海,2019年11月4日,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共开行示范区5条公交线路。在江苏,2021年6月,南京市与周边马鞍山市、滁州市、扬州市、镇江等毗邻城市开通毗邻公交36条。在浙江,2022年12月28日, 杭州临安区昌化镇至绩溪荆州乡跨省公交线路开通。


在安徽,2021年12月16日,“马鞍山当涂黄池中学一芜湖梦溪路轻轨站”公交班线正式开通,票价2元/人次,单趟运行时间约40分钟。作为芜马第一条毗邻城际公交,这条线路实现了与芜湖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的无缝衔接。




公交车驾驶员的“两会”建议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城市边界效应不断被弱化这一事实,包括城际公交在内的高质量交通运输体系,也被提上了日程。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涛告诉记者,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都市圈进入到“同城化”的时代,交通基础设施的进步、经营管理模式的改革,满足了老百姓的诉求,也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的安徽省两会上,安徽省人大代表、马鞍山市公交集团驾驶员刘霞,也提出了加快城际公共交通衔接的建议。她认为,与客运班线相比,城际公共交通具有票价低廉、运行时间固定、停靠站点多、运营管理水平较高等优势。她建议,长三角地区交通主管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加大对跨区域公交线路的政策扶持。


刘霞的建议与期盼将会逐步变成现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一体化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上海大都市圈以及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内享受1小时公交化通勤客运服务,传统公共交通、城际客运与个性化、定制化客运服务有效衔接。




融合的长三角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互联互通中,建立高效便捷的城际交通网络需要也越来越迫切。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宋宏认为,不仅是被视为“毛细血管”的市内通行的城市交通,还是被称作“主动脉”的轨道上、车轮上的交通,它们共同配合形成了更优化的网线,大大提升交通的通达性。


四通八达的交通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加快了城际之间人员的流动。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马飞,曾作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居民跨省户口迁移新政实施后,享受该项便民措施的第一人,从上海来到了合肥工作。他曾向记者提到过这份交通上的便利:不论是回浙江老家,还是去上海工作交流,从合肥出发也就坐两个小时高铁,地理位置挺好的。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6700余公里,“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轰隆隆地驶来。


《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中称,“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水运、民航为支撑,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等为主要节点,构建对外高效联通、内部有机衔接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络。” 


一条条不断延伸的大动脉,阡陌变成坦途。在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推进中,可以预见更多像江夏这样的“奇迹”故事,将会越来越多。


大皖新闻记者 陈牧

来源:大皖新闻

编辑:郭未祎

推荐阅读

刚刚!安徽重磅宣布!6127万人!

刚刚证实!合肥一知名超市停业!原因竟是…

突发!客车侧翻,60余人受伤!

新赛道上,“臭鳜鱼”正在发力!

转载、勘误、福利、合作…加微信:envy0921
觉得有收获就点个“赞”,点击“在看”接收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